第(2/3)页 “奇怪,既然是全新碳性材料? 为何此前没有听说过? 昆仑论道网站上,也没有介绍呢?” “很正常,因为这种碳纳米管凝聚物,恐怕不是给民间准备的,涉及到机密? 所以根本不会发论文,更不会大张旗鼓宣传。” “楼上正解!高老板也没说昆仑精工所用刀头的事情? 估计也是机密。” 大家议论纷纷,讨论高原话语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。 毫无疑问? 昆仑精工这种典型的国之重器,肯定有很多秘密不适合对外公布? 而这些秘密引起了网友们的巨大兴趣。 可以推测? 昆仑集团在材料学方面? 肯定又有了新的突破,搞不好,连机床驱动电机,都是全新设计的。 这时候,镜头忽然移动,来到操作工程师身后,正对着屏幕。 系统正在做最后的计算,画面中是螺旋桨的三维结构图,铣刀的角度,速度,从哪里入刀,在什么时间更换刀头,微米级激光探测器实时跟踪,总之就是无数的数据模拟。 “我的天哪!我看到了什么啊!?” “居然不是固定数据,而是在做临时计算!” “太可怕了,难道说,数据库里并没有螺旋桨的施工模型!?” “那个,楼上几位能不能解释一下?” “求大神指点,我们这些文科生听的一头雾水啊。” “简单来说呢,铣一个零部件就像盖一栋房子,需要先有施工蓝图,而昆仑集团没有蓝图,是人工智能临时计算生成的。” “呃…临时计算怎么了?” “怎么了?简直太牛逼了!意味着昆仑精工所用的数控系统,可以临时完成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!” “意味着可以逆推蓝图!只要给它一个结构,它自己就能把施工步骤反推出来!” “你完全可以将任何一个物体,放在激光传感器下扫描,昆仑精工几秒钟就能给你完美复制品!” “太激动了!这将是一个伟大新时代的开始!机械不死!机械万岁!” 这时候,高原指着操作界面,十分得意说道:“现在大家看到的呢,就是我们给昆仑精工准备的人工智能,代号零之工匠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