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 理所当然的误区-《大明1805》
第(2/3)页
“在下也惊叹于殿下关于盾车的思路,竟然与大家最终的设计不谋而合。
“但这并不代表我认可殿下在飞行机器上的思路,还请殿下不吝赐教。”
朱靖垣听了这话又吃了一惊,原来这个耿直的官员,就是主持盾车设计的主事。
邹炳泰帮他掩饰身份,他却自己自报家门了。
而且嘴里说是赐教,其实就是在置疑自己,这可能是对方能想到的最客气的话了。
朱靖垣从惊愕中回过神来,却是非常开心的笑着回应说:
“我终究是晚了一步,而且我不是专业的工匠,我只有想法,具体设计无法自己完成。
“至于赐教可是不敢当,但是交流却是固所愿也。
“我先把飞机设计框架画出来,给大家解释我的设计思路吧。”
朱靖垣一群工程官员的注视下,迅速绘制出了一个飞机的简易轮廓图,大概是参考了后世的剑鱼攻击机。
然后在飞机侧面,绘制了几种典型的机翼剖面图,同时开始了自己的设计解读:
“飞行机器的设计,大家本能的参考了鸟类,其中包括机翼的结构,理所当然的用了鸟类翅膀作为参考。
“所以大家得到的机翼设计,都是整体相对较薄,剖面大体上成呈弧形,侧视接近于肋骨的形状。
“我在报纸看到过大量的机翼设计,他们之间虽然看似有很大区别,但本质无非是参考了不同的鸟类翅膀弧度而已。
“齐工肯定是验证过了,使用这种机翼的固定翼飞机就算是飞起来,也只能算是距离稍微远点的滑翔。
“恰好,不同鸟类翅膀的形态,确实能够导致升力的细微差异,这让大家更加的深陷其中。
“但是鸟类起飞上升的时候,靠的其实主要是扑翼的动作,鸟类滑翔的时候,翅膀提供的升力本来就非常有限。
“所以我认为,想要获得更高的升力,应该抛弃典型的鸟翼剖面,完全从力学上去考虑。
“固定机翼获得的升力,应该是机翼上下方的空气流速差导致的,是流动的气流将机翼托起来的。
“所以,我认为更加合理的机翼结构,不应该是鸟翼那样弯曲的薄片,那像个切开的管子。
“应该是上表面向上弯曲,下表面大体平整,前端圆润,后端纤薄,整体有一定厚度,太薄了无法形成足够的流速差。
“侧视图看上去,应该像是剖开的半个水滴,齐工可以去试试这种机翼的效果。”
朱靖垣说完,周围一片沉默,不是不相信,而是根本无法判断。
朱靖垣的建议,是完全跳出来原有框架之外了,大家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思路。
以前的确都像是朱靖垣说的那样,虽然测试了很多的机翼剖面,但都只是参考了不同的鸟类翅膀,只能算是同一类。
第(2/3)页